《检阅》一文教学反思
《检阅》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,在国庆节来临之际,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
在国庆游行检阅时,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。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
喝彩。课文的内容比较长,如何让学生突破难点,理解课文的内容呢?
抓关键,促思考
显然,检阅群众赞扬的两个句子是全文的突破口。“这个小伙子真棒”一名观众说。“这些
小伙子真棒”另一名观众说。找到了这两个句子作为突破口,文章的分析就成功了一大半,
然后引导学生发问:检阅的群众为什么会赞扬呢?“这个小伙子”和“这些小伙子”分别棒
在哪里呢?
巧设疑,促阅读
在教学到“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”时,我说:我们都来认识认识博莱克吧,请同学们读
读12自然段,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小伙子?学生体会后让孩子们读出了自己的理解。接着又创
设了这样一个情境:“有句话说得好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!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
了什么呢?”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,学生你一言,我一语,想像博莱克刻苦训练的情景,付出
了数倍于常人的努力,终于获得成功,再次感受博莱克的优秀品质。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再来
读课文,学生读得更投入了,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称赞!
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,那么儿童队员们呢?他们可是手脚健
全啊,走得好是应该的,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?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
,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,感受大家的为难,队长决定的可贵,从而体会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
童的关心与尊重,让学生明白“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孩子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等”。
应该说这堂课上,学生学得是积极的,主动的,他们进入了课文中的角色,细细地体会
了一番,并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进行了朗读,老师教得也是较轻松的。因此,我觉得,对教材
内容的理解到位,对教材的内容的合理切割、整合,理通课堂思路,是非常重要的。